第21章 元正節習俗
關燈
小
中
大
第21章 元正節習俗
在這會兒,還沒有“春節”這個概念,但除夕與元正,依舊是除了冬至以外最熱鬧的一個大節。
除了各衙門自個安排值班的人員,朝廷上下統統放假七日,便是民間酒肆食肆也多半停業盤賬過節去了,早的也得過了初五再開業,遲的直到初七人日、十五元夕之後才歇夠。
宮裏和高門大宅中慣用鮮艷的絲絹裹上樹枝,裝點金箔,以遮蓋冬日雕零之色,大酒肆門口的燈籠也換成了紅色,裝飾一新,喜迎新歲。便是尋常人家,家家戶戶也都換了桃符桃板子,貼了春聯、門神、彩勝等裝飾,裝點得喜氣洋洋。
除夕當夜,吃過團圓飯,見坊裏熱鬧得厲害,沈朝盈便帶著阿翹出去看歌舞百戲。
今夜的重頭戲還是儺戲,宮裏有專門養著的巫師舉行驅鬼儀式,各坊中亦早早選出了適齡少年,排演儺戲。
這會的儺戲繼承了前朝的風俗,不過,隨國力漸漸強盛,儺戲代表的宗教意味逐漸變得淡薄,而更多是代表了一種民俗娛樂——
本坊的官員也會參與排演、布置,故而儺戲是當下官民同樂的重要活動。
沈朝盈雖有原身的記憶,但畢竟只是記憶,真當身臨其境,見了為首的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帶著張牙舞爪的面具,穿著紅黑相間的衣褲擊鼓領唱,這是“唱帥”,身後還跟著一群同樣張牙舞爪的“伴舞”,念唱著枯燥神秘的宗教吟唱,咿咿呀呀,聽不真切......
她被這激昂的鼓點弄得不大舒服,跟那驅鬼的“太蔔令”、“巫師”對視之後,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便捂著阿翹的眼睛耳朵擠出了人群。
“別怕,咱們去看看有什麽新鮮吃玩的。”她故作老成,緊緊攬住阿翹的肩,怕走散了。
阿翹茫然:“我沒怕呀。”
“......”
沈朝盈自然不會承認自己還沒一個十三四歲的小丫頭膽大,只當周圍太吵鬧沒聽見,自顧摟著她逆人流往前。
崔瑄與縣衙的幾個官員在坊內巡視一圈,其餘各坊,也安排了家住附近的官員註意疏散人群,以及安排有坊丁在各個路口巷口看守,以及時避免踩踏鬧事情況。
看了會兒儺戲,中途就碰上了不下三個走丟的小孩,崔瑄將人領到路口寬闊處等著,等儺戲散了,再派人送家去。
“今夜宮中也有儺子,不知有沒有這般熱鬧?”
尹縣尉笑呵呵與這位比自己年輕近十歲的上峰搭話。
崔瑄目光溫和,似也被這俗世煙火熱鬧場景感染了,淡淡一笑:“禁內自是更為壯觀,我們如何能比?”
“這是自然,”
尹縣尉揣摩著上峰神色,誇讚起今年的儺戲來,“咱們雖只是一個坊,卻能官民同樂。大家見了小崔大人,都高興得緊呢。說來今年的‘方相氏’選得很好啊。”
帶著獠牙面具都能看出其俊美之姿,引得不少本坊小娘子駐足觀看,又是誰在看年輕小娘子走不動道呢......
崔瑄隨著他的話,目光遠移,就看見一個眼熟的小娘子被坊丁林祥攔著說了什麽,面紅耳赤,有些無措地四處看著。
“嗬,那不是沈小娘子麽?也來看儺子?”尹縣尉瞇著眼,總算也看清了。
崔瑄擡腳走過去。
“怎麽回事?”
林祥見兩位長官竟然親自過來,忙回:“屬下看人流太多,這位小娘子逆其道而行,恐被絆倒。”
沈朝盈拉著阿翹站在一邊,臉微紅,剛剛這坊丁上來就指責她一通,仿佛她做了什麽擾亂秩序事一般。
崔瑄看她表情,微蹙眉,似有不服,忽然覺得有趣,沈氏女郎伶牙俐齒,還是頭回從她臉上看見這種吃癟神情。
崔瑄溫聲道:“辛苦了,你去坡下守著吧,這裏有我們。”
林祥忙道“應該的”,便領命而去。
崔瑄再對沈朝盈道:“女郎莫怪,坊丁亦是擔憂女郎安危。”
沈朝盈福身:“坊丁盡職盡責,大人們仁善和氣,是坊內百姓之福氣。”
這話說的漂亮,幾人都笑起來。
“小娘子也來看儺戲?覺著如何?”尹縣尉巴不得逢人就炫耀自己辦了件好差事,笑問。
沈朝盈欣賞不來,但也笑著致意:“雄渾得很,濯洗心境。”
尹縣尉更加樂呵,崔瑄看她口不對心面色,淡笑道:“我護送女郎。”
得多大的面子,得長安令大人“護送”?沈朝盈忙道,“不敢打擾二位大人觀禮,兒等自行回去即可。”
崔瑄只道他也看累了,正好去城北走走。
城北,正好是方才沈朝盈他們過去的方向。
說罷已經提腳走在前面。
沈朝盈只好跟上。
崔瑄帶著兩人從一側人員較稀疏的地方鉆了出去,說“稀疏”只是相較,實則依舊是摩肩接踵的,莫說身高八尺餘的崔瑄了,便是是嬌小些的沈朝盈二人,衣裳也都皺得不成樣子。
沈朝盈瞅見三人狼狽樣子,實在忍不住在人面前失禮,笑了起來。
崔瑄亦無奈而笑。
笑過後,朝崔瑄致謝,“多謝小崔大人一路相送,便不打擾大人清凈了。”
崔瑄頷首,目送二人離去。
帶著阿翹在小攤小販處買了些零嘴玩意兒,便回了家。
今夜要守歲,直至天明方可睡去,這些零嘴跟玩意兒便是用來打發漫漫長夜的。
屋內奢侈地燒了地爐,溫暖如春,二人又不出門,只穿著單衣在屋裏,脫鞋上榻,對坐著,將方才買來的東西一溜鋪開在面前小幾上。
一整只燠鴨,一碟幾張古樓子,一碟糖糕,幾碟子下酒小菜。
沈朝盈從廚房端來酒跟花椒——守歲時有個習俗便是喝花椒酒。
花椒可是稀罕物,將花椒裝入盤中,飲酒之前取一粒花椒放入酒杯中,邊喝著花椒酒邊守歲,祈盼來年順意。
花椒在時下被看作是神靈食物,代表了許多美好的含義,被釀成美酒祭祀神靈。
因著這層含義,沈朝盈不禁也猜測,在後世流傳甚廣的那兩位傑出女性之間友誼代表詞“千年萬歲,椒花頌聲”中,“椒”便是花椒之意。
願其永遠享受椒花芬芳,祝長壽與幸福,不僅在那時,亦是不久之後的當下最美好的祝願。
沈朝盈畫了撲克牌,教阿翹玩釣魚打發時間。
到了夜半子時,人們要放鞭炮,以祛除惡鬼。
外頭燃起一片爆竹聲,喧徹夜闌,阿翹與沈朝盈也披了裘衣出去,在院子中點燃早備下的鞭炮,看城樓上綻放的煙花,盛大矚目,無論從哪個坊擡眼向北看去,都第一眼能看見。
鞭炮紙衣如星,碎落如雨,團簇的光亮漸次四散消亡,不消半刻便歸於寧靜,外頭卻依舊燈火輝煌,家家戶戶守歲迎新,站在院中亦可聞隔壁歡聲笑語。
宮中徹夜燃燒檀香篝火,聖人於延英殿大擺宴席,宴請皇親國戚與朝中重臣,一整夜觀看樂舞,賦詩唱和,十分暢快。
這是都城長安,多麽熟悉的璀璨華光,沈朝盈作為異鄉人,終於在這千年以前的長安找到了些微的歸屬感。
沈朝盈的心境很澎湃,亦很明澈,更多的是一種驕傲自豪。
時間延續千年,文化便傳承了千年,雖物是人非,如守歲等習俗卻至今薪火未絕,唯我大中華文明舉世無雙。
......
沈朝盈跟阿翹到底沒撐到清晨就在榻上睡著了,卻不是困的,而是醉的。
酒不烈,對付兩個涉世未深的小娘子還是綽綽有餘。
不過今日無事,便是睡上一整日也無妨——沈朝盈沿襲了後世傳統,初一不興忙活,否則這一整年有的忙的。
崔瑄卻沒這麽好的悠閑。
今日元正,乃是“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三元,作為一年最隆重的日子,聖人要在含元殿舉行元日大朝會,所有從地方諸道趕來為元日賀正的賀正使也都在元日這天隨京官一同參與朝會拜見,獻上賀表。
拂曉之時,宮中已是一派肅穆而忙碌的景象。
眾官及皇親國戚著朝服按品階方位列隊候下,殿階之上,燭火通明,陳設禮樂、歷代寶玉、車乘,儀仗十分莊嚴。
帝著袞冕、後著朝服臨軒,接受千官拜禮,四方賀儀。
萬條紅燭燃燒產生的煙霧繚繞於大殿上方,朝霞漸深,清晨第一縷曦光奪雲而出,聲聲“萬歲”響徹天際,似乎亦穿透這四四方方宮闕,在大梁廣袤疆土上回蕩。
便如詩中所言,“百蠻奉遐贐,萬國朝未央。”
對於聖人而言,皇權的至高無上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心潮該是何等的澎湃。
但對於站在階下的崔瑄等官員來說,其流程自是又臭又長。
整整一個上午,總算是結束了,歸家路上,便見坊中的民居已經掛上了飄揚的春幡。
沈朝盈也入鄉隨俗,於阿翹合力在院中豎起長長竹木竿,竿頂飄懸著二人縫的布幡子,比起旁人家花樣繁多的春幡,她們的樸素是樸素了些......哎呀,討個吉利嘛!
沈朝盈看到那幡子,便感覺有人在罵她的女紅,老臉一紅。
出門掃雪,又碰上崔瑄車駕。
這麽巧,她該要以為對方是“刻意偶遇”了。
沈朝盈笑瞇瞇地送上今日第一份賀節之辭:“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郎君尊體萬福。”
“伏”就罷了,想想二人面對面單膝下跪那場景,怪怪的。
這是元正日第一奇葩習俗,無論貴賤,官員或百姓夾道相逢,都得遵循禮節相互拜賀,右膝著地,說賀節之詞。
逢人拜年就要右膝下跪,沈朝盈著實有些接受不了。
也好在大梁人選擇性叛逆的多,也不會見人就跪,大概還是官員之間比較多。
崔瑄也淡笑頷首:“元正啟祚,萬物惟新,女郎萬歲。”
沈朝盈被對方看著,幹笑著也道了聲“萬歲”。
這便是元正日第二奇葩習俗,逢人見面就說“萬歲”。
比起第一種讓所有人都吃不消的禮節,這種口頭恭賀顯然更為受歡迎,且我們大梁人民看起來是真的喜歡,眼前就有個心滿意足的小崔大人。
“本坊寶華寺金昌法師今日開設俗講,講《華嚴經》,女郎無事可去轉轉。”
沈朝盈笑道:“小崔大人辛苦,元正日還為咱們這樣升鬥小民勞心費神,真是為官之楷模,我等之典範啊。”
崔瑄淡笑,不說話了,吩咐車夫繼續前行。
沈朝盈目送對方淡然背影,“呵”地笑出聲。
崔瑄這廝,每回聽見自己拍馬屁時裝得一臉雲淡風輕樣子,實則馬尾巴都翹上天了,好道貌岸然!
也是,誰不喜歡聽好話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這會兒,還沒有“春節”這個概念,但除夕與元正,依舊是除了冬至以外最熱鬧的一個大節。
除了各衙門自個安排值班的人員,朝廷上下統統放假七日,便是民間酒肆食肆也多半停業盤賬過節去了,早的也得過了初五再開業,遲的直到初七人日、十五元夕之後才歇夠。
宮裏和高門大宅中慣用鮮艷的絲絹裹上樹枝,裝點金箔,以遮蓋冬日雕零之色,大酒肆門口的燈籠也換成了紅色,裝飾一新,喜迎新歲。便是尋常人家,家家戶戶也都換了桃符桃板子,貼了春聯、門神、彩勝等裝飾,裝點得喜氣洋洋。
除夕當夜,吃過團圓飯,見坊裏熱鬧得厲害,沈朝盈便帶著阿翹出去看歌舞百戲。
今夜的重頭戲還是儺戲,宮裏有專門養著的巫師舉行驅鬼儀式,各坊中亦早早選出了適齡少年,排演儺戲。
這會的儺戲繼承了前朝的風俗,不過,隨國力漸漸強盛,儺戲代表的宗教意味逐漸變得淡薄,而更多是代表了一種民俗娛樂——
本坊的官員也會參與排演、布置,故而儺戲是當下官民同樂的重要活動。
沈朝盈雖有原身的記憶,但畢竟只是記憶,真當身臨其境,見了為首的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帶著張牙舞爪的面具,穿著紅黑相間的衣褲擊鼓領唱,這是“唱帥”,身後還跟著一群同樣張牙舞爪的“伴舞”,念唱著枯燥神秘的宗教吟唱,咿咿呀呀,聽不真切......
她被這激昂的鼓點弄得不大舒服,跟那驅鬼的“太蔔令”、“巫師”對視之後,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便捂著阿翹的眼睛耳朵擠出了人群。
“別怕,咱們去看看有什麽新鮮吃玩的。”她故作老成,緊緊攬住阿翹的肩,怕走散了。
阿翹茫然:“我沒怕呀。”
“......”
沈朝盈自然不會承認自己還沒一個十三四歲的小丫頭膽大,只當周圍太吵鬧沒聽見,自顧摟著她逆人流往前。
崔瑄與縣衙的幾個官員在坊內巡視一圈,其餘各坊,也安排了家住附近的官員註意疏散人群,以及安排有坊丁在各個路口巷口看守,以及時避免踩踏鬧事情況。
看了會兒儺戲,中途就碰上了不下三個走丟的小孩,崔瑄將人領到路口寬闊處等著,等儺戲散了,再派人送家去。
“今夜宮中也有儺子,不知有沒有這般熱鬧?”
尹縣尉笑呵呵與這位比自己年輕近十歲的上峰搭話。
崔瑄目光溫和,似也被這俗世煙火熱鬧場景感染了,淡淡一笑:“禁內自是更為壯觀,我們如何能比?”
“這是自然,”
尹縣尉揣摩著上峰神色,誇讚起今年的儺戲來,“咱們雖只是一個坊,卻能官民同樂。大家見了小崔大人,都高興得緊呢。說來今年的‘方相氏’選得很好啊。”
帶著獠牙面具都能看出其俊美之姿,引得不少本坊小娘子駐足觀看,又是誰在看年輕小娘子走不動道呢......
崔瑄隨著他的話,目光遠移,就看見一個眼熟的小娘子被坊丁林祥攔著說了什麽,面紅耳赤,有些無措地四處看著。
“嗬,那不是沈小娘子麽?也來看儺子?”尹縣尉瞇著眼,總算也看清了。
崔瑄擡腳走過去。
“怎麽回事?”
林祥見兩位長官竟然親自過來,忙回:“屬下看人流太多,這位小娘子逆其道而行,恐被絆倒。”
沈朝盈拉著阿翹站在一邊,臉微紅,剛剛這坊丁上來就指責她一通,仿佛她做了什麽擾亂秩序事一般。
崔瑄看她表情,微蹙眉,似有不服,忽然覺得有趣,沈氏女郎伶牙俐齒,還是頭回從她臉上看見這種吃癟神情。
崔瑄溫聲道:“辛苦了,你去坡下守著吧,這裏有我們。”
林祥忙道“應該的”,便領命而去。
崔瑄再對沈朝盈道:“女郎莫怪,坊丁亦是擔憂女郎安危。”
沈朝盈福身:“坊丁盡職盡責,大人們仁善和氣,是坊內百姓之福氣。”
這話說的漂亮,幾人都笑起來。
“小娘子也來看儺戲?覺著如何?”尹縣尉巴不得逢人就炫耀自己辦了件好差事,笑問。
沈朝盈欣賞不來,但也笑著致意:“雄渾得很,濯洗心境。”
尹縣尉更加樂呵,崔瑄看她口不對心面色,淡笑道:“我護送女郎。”
得多大的面子,得長安令大人“護送”?沈朝盈忙道,“不敢打擾二位大人觀禮,兒等自行回去即可。”
崔瑄只道他也看累了,正好去城北走走。
城北,正好是方才沈朝盈他們過去的方向。
說罷已經提腳走在前面。
沈朝盈只好跟上。
崔瑄帶著兩人從一側人員較稀疏的地方鉆了出去,說“稀疏”只是相較,實則依舊是摩肩接踵的,莫說身高八尺餘的崔瑄了,便是是嬌小些的沈朝盈二人,衣裳也都皺得不成樣子。
沈朝盈瞅見三人狼狽樣子,實在忍不住在人面前失禮,笑了起來。
崔瑄亦無奈而笑。
笑過後,朝崔瑄致謝,“多謝小崔大人一路相送,便不打擾大人清凈了。”
崔瑄頷首,目送二人離去。
帶著阿翹在小攤小販處買了些零嘴玩意兒,便回了家。
今夜要守歲,直至天明方可睡去,這些零嘴跟玩意兒便是用來打發漫漫長夜的。
屋內奢侈地燒了地爐,溫暖如春,二人又不出門,只穿著單衣在屋裏,脫鞋上榻,對坐著,將方才買來的東西一溜鋪開在面前小幾上。
一整只燠鴨,一碟幾張古樓子,一碟糖糕,幾碟子下酒小菜。
沈朝盈從廚房端來酒跟花椒——守歲時有個習俗便是喝花椒酒。
花椒可是稀罕物,將花椒裝入盤中,飲酒之前取一粒花椒放入酒杯中,邊喝著花椒酒邊守歲,祈盼來年順意。
花椒在時下被看作是神靈食物,代表了許多美好的含義,被釀成美酒祭祀神靈。
因著這層含義,沈朝盈不禁也猜測,在後世流傳甚廣的那兩位傑出女性之間友誼代表詞“千年萬歲,椒花頌聲”中,“椒”便是花椒之意。
願其永遠享受椒花芬芳,祝長壽與幸福,不僅在那時,亦是不久之後的當下最美好的祝願。
沈朝盈畫了撲克牌,教阿翹玩釣魚打發時間。
到了夜半子時,人們要放鞭炮,以祛除惡鬼。
外頭燃起一片爆竹聲,喧徹夜闌,阿翹與沈朝盈也披了裘衣出去,在院子中點燃早備下的鞭炮,看城樓上綻放的煙花,盛大矚目,無論從哪個坊擡眼向北看去,都第一眼能看見。
鞭炮紙衣如星,碎落如雨,團簇的光亮漸次四散消亡,不消半刻便歸於寧靜,外頭卻依舊燈火輝煌,家家戶戶守歲迎新,站在院中亦可聞隔壁歡聲笑語。
宮中徹夜燃燒檀香篝火,聖人於延英殿大擺宴席,宴請皇親國戚與朝中重臣,一整夜觀看樂舞,賦詩唱和,十分暢快。
這是都城長安,多麽熟悉的璀璨華光,沈朝盈作為異鄉人,終於在這千年以前的長安找到了些微的歸屬感。
沈朝盈的心境很澎湃,亦很明澈,更多的是一種驕傲自豪。
時間延續千年,文化便傳承了千年,雖物是人非,如守歲等習俗卻至今薪火未絕,唯我大中華文明舉世無雙。
......
沈朝盈跟阿翹到底沒撐到清晨就在榻上睡著了,卻不是困的,而是醉的。
酒不烈,對付兩個涉世未深的小娘子還是綽綽有餘。
不過今日無事,便是睡上一整日也無妨——沈朝盈沿襲了後世傳統,初一不興忙活,否則這一整年有的忙的。
崔瑄卻沒這麽好的悠閑。
今日元正,乃是“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三元,作為一年最隆重的日子,聖人要在含元殿舉行元日大朝會,所有從地方諸道趕來為元日賀正的賀正使也都在元日這天隨京官一同參與朝會拜見,獻上賀表。
拂曉之時,宮中已是一派肅穆而忙碌的景象。
眾官及皇親國戚著朝服按品階方位列隊候下,殿階之上,燭火通明,陳設禮樂、歷代寶玉、車乘,儀仗十分莊嚴。
帝著袞冕、後著朝服臨軒,接受千官拜禮,四方賀儀。
萬條紅燭燃燒產生的煙霧繚繞於大殿上方,朝霞漸深,清晨第一縷曦光奪雲而出,聲聲“萬歲”響徹天際,似乎亦穿透這四四方方宮闕,在大梁廣袤疆土上回蕩。
便如詩中所言,“百蠻奉遐贐,萬國朝未央。”
對於聖人而言,皇權的至高無上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心潮該是何等的澎湃。
但對於站在階下的崔瑄等官員來說,其流程自是又臭又長。
整整一個上午,總算是結束了,歸家路上,便見坊中的民居已經掛上了飄揚的春幡。
沈朝盈也入鄉隨俗,於阿翹合力在院中豎起長長竹木竿,竿頂飄懸著二人縫的布幡子,比起旁人家花樣繁多的春幡,她們的樸素是樸素了些......哎呀,討個吉利嘛!
沈朝盈看到那幡子,便感覺有人在罵她的女紅,老臉一紅。
出門掃雪,又碰上崔瑄車駕。
這麽巧,她該要以為對方是“刻意偶遇”了。
沈朝盈笑瞇瞇地送上今日第一份賀節之辭:“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郎君尊體萬福。”
“伏”就罷了,想想二人面對面單膝下跪那場景,怪怪的。
這是元正日第一奇葩習俗,無論貴賤,官員或百姓夾道相逢,都得遵循禮節相互拜賀,右膝著地,說賀節之詞。
逢人拜年就要右膝下跪,沈朝盈著實有些接受不了。
也好在大梁人選擇性叛逆的多,也不會見人就跪,大概還是官員之間比較多。
崔瑄也淡笑頷首:“元正啟祚,萬物惟新,女郎萬歲。”
沈朝盈被對方看著,幹笑著也道了聲“萬歲”。
這便是元正日第二奇葩習俗,逢人見面就說“萬歲”。
比起第一種讓所有人都吃不消的禮節,這種口頭恭賀顯然更為受歡迎,且我們大梁人民看起來是真的喜歡,眼前就有個心滿意足的小崔大人。
“本坊寶華寺金昌法師今日開設俗講,講《華嚴經》,女郎無事可去轉轉。”
沈朝盈笑道:“小崔大人辛苦,元正日還為咱們這樣升鬥小民勞心費神,真是為官之楷模,我等之典範啊。”
崔瑄淡笑,不說話了,吩咐車夫繼續前行。
沈朝盈目送對方淡然背影,“呵”地笑出聲。
崔瑄這廝,每回聽見自己拍馬屁時裝得一臉雲淡風輕樣子,實則馬尾巴都翹上天了,好道貌岸然!
也是,誰不喜歡聽好話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